亚康先生和他的书

2018-06-21 15:35:58来源:泰州晚报

  【作者简介】陈社,亦名肖放,泰州海陵人,做过农民、工人、职员、公务员,著有散文集《坦然人生》、杂文集《不如简单》、小说集《井边》、评论集《向平凡致敬》等作品。

  亚康先生和他的书

  □陈社

  与亚康先生结缘,始于书。

  1988年,我参与了扬州日报《春风扬州路》一书的组稿,听该报同志介绍,主事者为他们的总编辑施亚康。记忆犹新的是他们对亚康先生的崇敬,说他才识过人、办报内行,说他经验丰富、处事开明,说他有情有义、爱才惜才……总之,他是一位很有威望的领导者。

  可惜一直未有机会与他谋面。1996年我有一次搭便车回泰州,意外地与他同行。互相认识后,他说,我读过你发表在《扬州日报》上的一些文章,见《一周走笔》专栏上的笔名“子曰”,以为你是个老先生,没想到你这么年轻。我说,知道您是位老领导、大笔杆,也以为你是位老先生,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。笑过之后,是一路融洽的交谈。印象中,他是那种学者型领导的形象,平和、爽直、大家风度,是我心目中可敬可亲的师长。

  想来有趣,此次与亚康先生同行,又与书有关。他的大著《新闻与政要》刚刚出版,顺道送给泰州等地的同事、朋友和老部下。于我,此次搭便车的收获,就不仅结识了慕名已久的施亚康先生,还得到了他馈赠的新书。以至于扬泰分设时他将我召来,从此在他麾下为新泰州效力,开始了对他的学习和阅读。

  《新闻与政要》是一部论述新闻与政要关系的书,全书14章,列举了马克思、列宁、毛泽东、孙中山、丘吉尔、尼克松、戈培尔等15个政坛要人与新闻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。撰写这样的书,得付出大量劳动。

  为此,亚康先生“资料收集了许多年,摘录卡片厚积盈尺”,在写作的“一二年中,徜徉于史书、传记、回忆录、论著、原著之间,读书不下五千万字”。可以说,这本书是亚康先生智慧、识见、汗水的汇聚。

  2005年,亚康先生的《将真诚举过头顶》出版,此书收入了他多年来写的近百篇言论、散文、游记,读来如晤其人。譬如这段:“真诚的人有一是一,有二是二,公道正直,坦坦荡荡;真诚的人不做作,不伪饰,真实透亮;真诚的人没有小肚鸡肠,没有斤斤计较,大气大度;真诚的人待人热诚,帮人实在,重义守信;真诚的人不私、不偏、不浮,知道守拙,知道宽容,知道互相寄托、协力同进,决无咄咄逼人的浅薄……能把真诚视为神圣举过头顶,并成为自己的做人之道的,一定具有璀璨的人格气象。”

  《大事微观》是亚康先生2012年出版的一本时事评论和社会随笔选集,他在自序中说:“好文章讲题材、讲立意、讲角度、讲表达……纵观众多文章高手,就是善于从一件件小事透出的端倪判断大事走势,从具体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探究事物的本真,这便叫‘小中见大’……在很大程度上,写好文章的一个主要诀窍就是大事微观。”他说的是写文章,其中的道理已不只是写文章了。

  亚康先生退休后,写得更多的是文学作品。长篇小说《曾从我青春里走过》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人的感情故事,描写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非常际遇和人生理念,以及不同的生活态度导致的不同人生命运,着重刻画了特殊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和人性中的真善美。它告诉人们:历史虽渐行渐远,却永远是一面“正衣冠”、“名得失”的镜子……

  《不说再见》是亚康先生的散文结集,著名评论家陆建华先生如是评价:“在亚康的散文中,不会有语意含混、叙述暧昧的文字。当他在文章中有所畅扬、有所倾吐、有所铺陈时,必定明白晓畅、辞达意解,这是一种文风,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……是作者对生活本质的准确把握,也是他自我人格与生命跨越时空的体察和认同,是以文臧否,也是夫子自道。”

  曾听人议论,说亚康先生去报社前就是扬州市委副秘书长了,如果从这一重要岗位开始,一直沿着“身边工作人员”的道路走下去,他的人生或许会改写,也就出不了这么多作品了。

  我则以为,尽管现实中确有不少这样的情况,但亚康先生不一样,不一样在他对文字的感情和价值取向。他一向反感“一踏青云,便弃笔砚”,无论身居何处、何位、何境,手中的笔从来没有放下过。

  且摘一段他的夫子自道:“我写这类文字,名利意识已远去,只是一种爱好,一种生活,一种怡情养生的方式。一文一世界,一字一人生。品咂生活,触摸心灵,传递感动,自得其乐。既找回了记忆,也品尝了时光不老……心灵悠然鲜活起来,在人生旅途上渐行渐远的此刻,仿佛活成了孩子。突然冒出几句心语:人不思老,老将不至。只要开始,永远不晚。时光不老,不说再见!”